正在阅读:文化传承数字化 陕西文化共享案例解析文化传承数字化 陕西文化共享案例解析

2009-12-01 08:00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huangjianjun

 

    越王勾践剑历经千载,出土后仍然不改锋利。这件代表中国青铜器冶炼水平的文物,现在已经无法复制。包括鸿篇巨制的《红楼梦》后20回,也散佚在历史的尘土之中。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深深地同民族兴衰联系在一起。而文化的传承,总是同传播的手段密切相连。现在,到了用数字网络手段的时候。

    用流行网站的标准来衡量,陕西文化信息网显得过于官方,严谨有余而灵活不足。不过界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更新频率和内容。因为文化共享工程,陕西文化信息网的内容比任何时候都更丰富。目前陕西文化共享办通过省、市、县三级体系收集整理的数字资料,已经达到14.8TB的规模。仅2009年前10个月收集整理的文字资料,就达到71.5MB,大约3500万字。

 
陕西文化信息网
陕西文化信息网

    当然,陕西文化信息网也没有一味的阳春白雪,在官方网站上也有大量的实用技术。例如设置“陕西农业”这样的版块,里面布满了“油菜雪后田管技术建议” 、“牛无补料不肥”这样的内容。文化信息网放农业实用技术,并不是一时兴起心血来潮,在陕西并不缺乏因为这些实用信息而解决大问题的案例。

    例如陕西泾阳县中张镇张庄村村民周文平做食用菌的栽培,遇到食用菌上有黑斑、褐斑,想了很多办法都解决不了。这时候他就跟泾阳县文化共享县级中心联系,县级中心又请省中心协助,省中心咨询农业专家。然后通过文化共享网络提供了视频、文字资料。文化工程竟然能给农民解决种植问题,这是以前没想到的。现在这个村民有食用菌大棚100多个,年产值1200多万。

    这虽然是一个跟狭义文化不搭界的例子。但是却很生动地展示了文化共享工程的运作机制。省、市、县、乡镇组成的文化共享体系,利用网络连接在一起,每一级既是内容收集整理的平台,也是信息分享的枢纽。更重要的是,因为数字化和网络,大大拉低了文化收集和分享的成本,原来不可想象不可奢求的事情,现在已经垂手可得。

    陕西的文化共享工程是全国的试点省份,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在每一个省份都设了一个省级分中心,由省级图书馆来担当了这样一个职责,陕西省分中心主任就是由省图书馆馆长兼任。据陕西省文化共享办副主任秦升介绍,目前陕西文化共享工程已经建成了1个省级分中心,3个市级支中心(分别是咸阳、宝鸡、商洛),以及71个县级支中心。整个陕西省一共有107个县,计划在年底,最迟可能明年年初就可以建设完成剩余的36个县级支中心,并尽量覆盖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

    根据《陕西日报》的报道,截止到2009年11月,陕西省文化共享工程共投入资金9005.61万元,基层服务点5268个,初步搭建起了省分中心,市、县(区)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相结合的文化共享工程网络框架和服务平台。

 
追求极致的体验 神画智能影院F1 Pro新品评测 斐讯与他的0元购:一个猜到开头却猜错结尾的故事 不好意思 你在电脑上干了什么我们都知道! 国外随时掐断咱的网络?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 清水、旧电厂做幕布 炫目影像让人叹为观止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服务器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