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走好容灾建设每一步走好容灾建设每一步

2009-03-17 15:13 出处:计世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ejianfei

  系统灾难备份数据分析

  从数据用途角度分析,一般可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分为系统数据、基础数据、应用数据和临时数据; 而根据数据存储与管理的方式又可将数据分为数据库数据、非数据库数据、孤立数据和遗失数据。

  系统数据(SYSTEM DATA): 系统数据主要是指采集、计费、网间结算、账务处理、账务管理、客服管理、统计分析等子系统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装的各类软件包和应用程序。系统数据在系统安装后基本上不再变动,只有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版本升级或应用程序调整时才发生变化,且系统数据一般都有标准的安装介质(如软盘、磁带或光盘)。

  基础数据

  (INFRASTRUCTURE DATA): 基础数据主要是指保证各个业务子系统正常运行所使用的系统目录、用户目录、系统配置文件、网络配置文件、应用配置文件、存取权限控制等。基础数据随业务系统运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作为系统档案进行保存。

  应用数据

  (APPLICATION DATA): 应用数据主要是指业务系统的所有业务数据,包含业务逻辑数据、用户配置数据等,这类数据对安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很高,且变化频繁。

  临时数据(TEMPORARY DATA): 主要是指操作系统、数据库产生的系统运行记录、数据库逻辑日志和应用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打印、传输临时文件,随系统运行和业务的发生而变化。临时数据对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影响不大,需要定期进行清理。

  数据库数据(DATABASE DATA): 是指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存取和管理的数据,这种数据的备份及恢复技术相对难度较大。

  非数据库数据(NON-DATABASE DATA): 是指通过文件等非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存取和管理的数据,这种数据的备份及恢复技术相对难度较小。

  孤立数据(ORPHAN DATA): 是指从最后一次业务数据备份后到灾难发生、系统运行停止前未备份的数据。这部分数据通常需要通过人工等方法重新录入到系统中。一般情况下,孤立数据越多,系统恢复的时间就越长,业务的停顿时间也就越长。孤立数据的多少与数据备份的周期有很大关系。对于数据库数据可通过逻辑日志来恢复全部或部分孤立数据,对非数据库数据则需通过其他方法,比如通过缩短备份周期来减少孤立数据。

  遗失数据(LOST DATA): 是指无法恢复或重建的数据。在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中,要重点考虑的就是防止遗失数据的产生、减少遗失数据的数量,以及如何快速查找遗失数据等。

  从各种数据的数据量增长速度、数据变化频率等方面考虑,应用数据、临时数据、基础数据、系统数据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合理地配置所需的容灾系统。

  从灾难恢复及备份角度看,上述各种不同的数据类型需采取不同的容灾策略,并采取相应的数据备份技术及不同的备份周期,重点要保护应用数据,即系统中的业务数据。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服务器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